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是指溶解在水的分子状态的氧,即水中的O2,以DO表示。溶解氧是水生生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溶解氧的一个来源是当水中的溶解氧不饱和时,电器中的氧气深入水中;另一个来源是植物在水中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
溶解的氧气溶液随温度,压力和盐变化。通常,温度越高,溶解氧越大,水中的溶解氧越低。压力越高,水中的溶解氧越高。除了通过还原物质如水中的硫亚硝酸盐和亚铁离子消耗之外,溶解的氧也被微生物的呼吸和有益物质的氧化分解所消耗。因此,溶解氧是水的根,而是水的自净化的表达。天然水中的溶解氧接近9PPM的饱和值,当藻类剧烈繁殖时,溶解氧含量降低。
水体被有机物质和还原物质污染,以减少溶解氧。对于水产养殖而言,水中的溶解氧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溶解氧低于4PPM时,会导致鱼窒息死亡。对于人类而言,健康饮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不应低于6PPM。当溶解氧(DO)消耗速率大于将氧结合到水体中的速率时,溶解氧含量可接近0.此时,厌氧细菌容易繁殖,水体劣化因此溶解氧可以反映水体污染。特别是受有机物污染的成都是水污染的重要指标成都,是衡量水质的综合指标。因此,测量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对于监测环境和水产养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部今天宣布了2018年6月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站监测(以下简称“水站”)的建设进展。...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规...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标准修订清单和原标准编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控制已成为2018年空气污染控制的主要方向。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
地图/高月 如何防止监测数据伪造?生态环境部监测处的相关负责人今天给出了行动的全景路线...
2018年8月21日,中国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监测中心站”)在北京举行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